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举办系列学术活动赋能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
【日期:2025年11月13日】 【单位: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作者:王彦平】

为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强化科研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接连举办四场前沿学术报告,并同步开展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与研究生培养专题交流活动,为全院师生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赋能。

9月29日,学院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余彬教授为学院师生作“功能防火涂层”主题报告。余彬教授系统阐述了功能防火涂层的阻燃机理,分享了团队通过构建多重键交联网络,解决传统防火涂料耐水性、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不足等难题的创新成果,以及其产业化应用过程。

10月22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晨嵩副主任医师给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的主题学术报告,聚焦恶性肿瘤治疗瓶颈,详解了纳米载体、智能递药系统等技术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创新应用与临床转化前景。

10月29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李刚正高级工程师以“发电玻璃相关技术开发”为题,围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趋势,向学院师生分享了碲化镉、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的最新技术突破,以及彩色化、疏水易洁等特色功能的研发成果,对行业目前的核心痛点进行了剖析,并对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研判。

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兵兵在学院作了题为“高功率脉冲电介质电容器”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团队通过对材料的多维度结构设计,发展一系列高性能电介质体系,实现储能性能大幅提升的研究成果。他还介绍了基于这些材料体系,构建了小尺寸、大容量的新型电容器件模型,以及多功能、柔性自支撑电容器件模型,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系列学术报告期间,学院还同步组织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会,邀请四位专家结合自身科研经验,从选题方向、申报书撰写、研究方案设计等方面,为师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助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专家们还围绕研究生培养核心议题,与学院教师就科研思维训练、跨学科能力培养、产学研协同育人等内容深入交流,为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宝贵借鉴。(特约通讯员:路润麟 摄影:王彦平 审核:张炎 黄树桥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